管道塌陷 地砖成了跷跷板
8、福斯特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8.71亿,增长47.06%10月26日,福斯特(603806)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5,469,318,233.07元,同比增长19.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1,292,448.70元,同比增长47.06%。
美国 NREL 和 Babcock & Wilcox 公司共同提出的可适应多种动力装置的塔式固体粒 子光热发电装置和流化床换热系统的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带有一个结合流化床加热的 近黑体封闭粒子接收器、交换器和固体粒子热能储存装置。三、固体粒子接收器的选择固体粒子传热遵循热辐射基本理论,严格地讲,辐射换热与导热、对流换热不同, 无需冷热物体接触,热平衡的建立依赖物体间辐射热的发射和吸收。
根据国外的实验结果, 预计采用流态化固体粒子作为传热储热介质,光热发电系统的理论发电效率将比目前最 先进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高出约 20%,同时发电成本降低约 25%,并显著降低存储介质 的成本和电站初始投资。图1 太阳能利用光谱可用范围二、选择固体粒子作为传热和储热介质塔式热发电选择固体粒子传热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由美国桑迪亚实验室提出, 千年后被业界重新提起。且定日镜面积由远及近为 50 平米至 20 平米,以兼顾不同远近 定日镜的辐射强度实现均衡。但是与槽式热发电一样均暴露高 投资、高成本,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共同问题。采用固体粒子则可以 实现以下目标:1、适应塔式热发电不稳定的光照辐射焦斑;2、能应对温度瞬变冲击,规避熔盐介质一怕凝固二怕气化的风险;3、可提高工况温度到 600 至 1000 度,以满足超临界二氧化碳高效发电之需;4、固体颗粒不会像熔盐发生冻结,消除了伴热成本以及相关的维护和寄生电源损耗:5、固体颗粒没有腐蚀性,减少了对传热管道和储热设备的防护成本。
为什么固体粒子做传热介质被再次重视?关键是熔盐介质存在的局限性,特别是在 应用中暴露出经济型差、电站寄生损耗大、事故率高是根本原因。而 真正具有商业化意义的塔式热发电实验项目Gemasolar电站则由欧盟出资建设,于 2011 年投入运行。即便如此,研究团队仍已确定多项潜在的改进,以使新材料可在不久的将来达成超越目前室内光伏技术的性能,最终为手机、扬声器、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终端补充能量。
研究配图- 1:晶体结构、X 射线衍射图、薄膜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吸收系数。研究人员指出,该 PIM 材料在阳光下的效率约为 1%,但在室内照明条件下的效率高达 5%。不过在近日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该团队已经介绍了某种演示用的 PIM 材料,并深入了解了它在室内照明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结果发现,尽管带隙太宽,导致其无法在光伏面板类应用中胜任,但却相当适合在室内使用。
由于效率很是显著,基于钙钛矿的光伏技术已经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好消息是,近日来自中英联合科学团队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更加安全、环保的新方案。
为此付出的代价,通常是难以达成相同的光能吸收效率印度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动已持续5年。但是,本应该由16国组成的RCEP,最终只有15个国家。比如,已经被多国使用的双面光伏组件,最近才在印度市场缓慢扩散。
错棋将波及印度哪些行业?产生影响几何?目前尚未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其对印度光伏行业的影响难以避免。咨询机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指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印度新增光伏装机量或仅为4.9吉瓦,比2019年下降42%,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供应链稳定的终极目标之一,则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从印度在国际组织中的一贯表现来看,凡是印度参与并获得重大话语权的国际组织,其效率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功能。
一直以来,印度光伏市场青睐低价产品,特别是其在2018年实行杀伤性关税政策后,这种对低价产品的倾向更加明显。要完成尽快达成目标,印度光伏亟需助力,而退出RCEP,恰恰让印度光伏失去了两大助力。
有外媒表示,印度的离开将会促使该国的贸易规模与其他国家形成差距,进而在这场经济复苏竞赛中落于人后。2015年,印度曾定下2020年100GW光伏装机的目标。
从近期看,印度无法获得产业链稳定的红利。众所周知,RCEP协定签署的最大意义,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持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印度退出RCEP,加上原有的税收政策,双重作用下,其获得高质低价的产品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印度之所以不在其中,其官方解释为:在关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非关税壁垒方面存在分歧。印度光伏发展障碍之一,是在于政策和监管环境,冗余的流程、认证和批准增加了企业总体成本,这减缓了技术创新的速度,使印度在技术接受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
当下,印度主动退出RCEP的举动,已经是多方确认的错棋。印度的退出,等于是放弃了快速获得技术,提升光伏产业升级的良机。
缺席的正是主动退出的印度。RCEP在2012年由东盟10国发起,当时,东盟邀请了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国家共同参加。
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除印度外的15国领导人发布RCEP联合声明,明确2020的签署目标。印度本地官员也认为,引进先进的技术才是提升太阳能产业最重要的部分。
从远期看,印度可能错过技术升级的良机。RCEP的签署,将为参与国提供原料、人工、资本等便利条件,技术必然也是其中之一。但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直到2020年9月30日,印度全国光伏装机仅达到36.05吉瓦,不及之前目标的1/2。质量安全是光伏电站的关键,放弃了高质产品,也或将给印度光伏电站的后期运维增加压力和额外成本。
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指出,印度市场虽然看起来广阔,但实际消费水平远远不足。因为印度将被两个决定亚洲未来的经济集团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排除在外。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詹姆斯克拉布特里表示,印度决定不加入RCEP,不仅是对协议的一个挫折,对印度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除印度外的15国领导人发布RCEP联合声明,明确2020的签署目标。
因为印度将被两个决定亚洲未来的经济集团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排除在外。缺席的正是主动退出的印度。
咨询机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指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印度新增光伏装机量或仅为4.9吉瓦,比2019年下降42%,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下,印度主动退出RCEP的举动,已经是多方确认的错棋。印度之所以不在其中,其官方解释为:在关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非关税壁垒方面存在分歧。错棋将波及印度哪些行业?产生影响几何?目前尚未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其对印度光伏行业的影响难以避免。
众所周知,RCEP协定签署的最大意义,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持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直以来,印度光伏市场青睐低价产品,特别是其在2018年实行杀伤性关税政策后,这种对低价产品的倾向更加明显。
印度的退出,等于是放弃了快速获得技术,提升光伏产业升级的良机。从近期看,印度无法获得产业链稳定的红利。
但是,本应该由16国组成的RCEP,最终只有15个国家。但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直到2020年9月30日,印度全国光伏装机仅达到36.05吉瓦,不及之前目标的1/2。